長期住在海外≠有效長期宣教
文章出處:翻譯自Radius International
在RADIUS,我們幾乎每天都有榮幸能聽到在世界各地宣教工作的故事。所有故事的共同點是都有難處和犧牲。如果有突破和勝利,我們老師和學生都格外地歡喜! 我們每天的禱告時間就是為著傳福音而面對的過程與挑戰禱告。
但令人難過的是,我們越來越常聽見(雖然不是明說,但是慢慢發現) ,宣教士已經在當地7年、10年、15年,甚至更久,卻仍然無法用當地的語言流利、順暢的與當地人溝通。這樣的情況比你想像的更常見。事實上,宣教士真正帶到工場的委身和裝備,是那些他們進入禾場的前幾週就開始切實執行的紀律。等到了禾場上才進行「基本訓練」,就像讓海軍陸戰隊在即將執行任務時才進行基本訓練一樣,既不切實際,也不合理。
如果宣教士在前往禾場前,沒有受過訓練,不知道應當如何學習語言以及了解當中要付上的代價,他們將建立一種生活型態,是嘗試將學習語言穿插在他們的生活中,而非將學習語言視為中心,生活則是圍繞著這個目標進行。有些宣教士沒有經過訓練,他們在禾場已經一段時間,也已經在當地用「過得去」的語言生活,他們就很難再拉回腳步重新花時間練習語言,建立流暢的語言能力。他大致認知道他的服事無法深入…,但是他仍然需要繼續著事工( 雖然所使用的是生硬的詞語和片段的句子,無法呈現完整的論述)。他一旦開始寫信給奉獻代禱者,告訴他們已經有人回應他所宣講的信息,就很難回頭了。真正的時機是在他進入禾場前,就要裝備他正確學習語言的習慣、工具、和必要的心態。錯過了那個時間點,一切就太晚了。怎麼會這樣呢? 類似「需求很急迫」、「他們學習能力很強」、「機構說他們到禾場上就會有訓練」、「他們在國內的課程學的很好」… 這些類似的藉口阻礙了讓語言流利,對文化熟悉的重要任務!
對於流暢度的認定,差派的機構的有不同的標準,所以很難執行,而且檢定的過程也常常受個人主觀想法的影響。當然,我要說每一種情形都不同,但是在語言文化的學習(CLA)原則中,有些原則是真實不變的,甚至可說是「CLA法則」,以達到流利的程度。當然,這些原則不適用於只想要在國外有「過得去」的語言程度的人。
成功的語言學習者必備的心態 / 習慣
- 他每週平均花40小時在CLA上。如果因為生病、訪客、或其他因素打斷學習或減少學習時數,他必須事先或在接下來的一週把時數補齊。[1]
- 除非已經達到流利程度,他不使用社群網站,而且限制所有網路和電話的使用。他必須全時間沈浸在當地的語言中。
- 除非真的必要,他不回家鄉或「休息」旅遊。
- 在將目標語言學習到流利之前,他不擁有自己的交通工具。[2]
- 他擁抱身處異鄉的孤獨感,並且以此作為融入和與當地人建立關係的動力。
- 他承擔了將福音清楚傳遞的責任,如果傳達地不清楚或產生「混合主義」,責任也在於他。
- 他了解唯有當他可以流利的說當地的語言,他才算是「完成」了CLA。CLA不是一段固定的時間,一年、二年、或兩年半就結束,CLA是以達到流利的語言程度作為終點。
- 他不是一開始就投入事工,以所謂20比80、50比50、80比20的事工和學習語言比例,「漸漸地」增加事工的比例。因為他知道CLA的過程很辛苦,遠不及宣教事工來得自由或令人滿足,一旦開始了事工,就不可能投入足夠的時間把語言學好,所以他把持必要的原則,直到他有精熟的語言,才投身在傳福音的工作上。
- 夫妻雙方和孩子們全都知道學習語言並不容易,他們也知道生活中也將有許多困難,但是如果他們能發揮最大的努力,這些難處都能渡過。[3]
- 每一位進行CLA的人都知道如何有效的使用時間表,以確保沒有浪費珍貴的時間。
如果宣教士沒有CLA的基礎; 語音學、音位學、語言學、應用人類學,以及前面所提到的重要心態…,再過幾年,他們將很快的成為海外的「資深宣教士」,但事實上卻依然很難有流利的語言。很遺憾的,長時間在禾場不等於有流利的語言或有效的傳福音。
為什麼流利度如此重要? 因為沒有流利的溝通,就沒有清楚的福音,不管現今一些宣教團體怎麼說,都改變不了這個事實。這不是新聞。在1951年,Barbara Grimes參與了威克里夫聖經翻譯事工。她寫到「太多時候在選擇要使用什麼用語時,其考量都基於什麼說法對傳達者最容易,而不是考量對聆聽者而言最適合、最好的溝通方式。」而且「宣教士們常常以福音的迫切性為名,尋求最快速的方式溝通,最後就是透過翻譯代為傳達信息。這方式常常在宣教中被使用,稱為使用『語言經紀人』(Language Broker),但這樣的方法所帶出的是令人堪慮的結果。」[4]
如今,「語言經紀人」有了新的名字,也就是所謂的「和平使者」(Person of Peace)。透過所謂的「和平使者」把福音的信息翻譯出來,這樣的方法大大削減了許多人對語言流利度的必要性的堅持。即將去禾場的新宣教士寄望著「你不需要有流利的語言」的想法,所以幾乎很難能成為流利的語言的溝通者。我已經多次清楚地聽過這樣的策略。也難怪我們有這麼多已經在禾場上多年,卻仍然無法流利的使用當地語言的宣教士!但是,當這些在禾場多年的「資深宣教士」對語言學習的態度,讓新進宣教士也有樣學樣,那麼我們的宣教策略就大有問題了!
[1] 也就是一定要「浸泡」在目標語言中。隨著長時間的「浸泡」,語言學習者會漸漸能說出當地的詞彙,就算他不是刻意去學習。
[2] 「效率」常常是大家認為一開始就需要自己有車的原因。但是,擁有自己的車子也會成為一個舒適圈,宣教士可以因此躲避面對所處國家擁擠人群、不舒服、不安全的環境。對學習、了解當地的語言和文化沒有幫助。
[3] CLA這段學習語言文化的時間對家庭生活是極大的壓力。如果沒有事先的認知和預備,這些家庭很容易因為「措手不及」,因而沒有堅持下去,無法達到真正語言精熟的程度。
[4] ‘“Reached” without the Scriptures?’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Frontier Missions 7:2.41-47. 1990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