如果戴德生今天在台灣,會有教會差派他出去嗎?

前幾年在一個國際會議裡,我聽到另外一個亞洲華語地區他們所差派出去的宣教士,平均年齡是44歲的統計。在我默默記下了這個數字,原因是我們家出發去工場時,當時33歲的我在機構裡已經算是“長輩”了。過了一陣子,我遇見一位從這個地區來的姊妹,我們聊了一些宣教動員跟工場的需要,我很自然地把這個統計跟她說,這個姊妹一聽到,馬上回了我一句:「不是44歲!」我嚇了一跳,不知道我是不是講錯話,或者是無意的冒犯了一個認真的宣教動員者?這個姊妹繼續說:「不是44歲,是48歲!」 我要先說,每一個出去的宣教士都是克服了很多的阻力,包括家人的反對、募款的壓力,甚至是教會裡不同的聲音...這我都知道。從宣教熱情開始向前走,一直走到被差派出去的宣教士,都是值得我們鼓勵、支持和尊敬的,所以我以下要說的絕對不是針對走出去的宣教士們。 請容許我對這個數據背後的大環境問一個問題:一件真正重要的事情,我們為什麼要等到48歲才去做?  一個年輕人如果想要結婚,他不會刻意的計劃在48歲才結婚,因為婚姻對這個年輕人是重要的。 如果刷牙很重要,一個人不會等到下午三點才拿起牙膏。 宣教是上帝託付給我們的責任,如果我們真的了解這任務的重要性,為什麼要讓生命裡許多的日子就白白的過去? 我不知道在台灣宣教士被差派時的平均年齡,但應該與48歲相差不遠。除了中國大陸以外,大部分的華語地區都在面對宣教士老化的問題,我相信神絕對能夠使用任何的生命,當然,包括一個人的年紀。但是,當我們差派出去的宣教士平均年齡是40多歲,他們的服事範圍常常會被限制在海外的華人區塊,因為語言的學習能力會隨著年紀增長而越來越困難。但是,現在整個宣教工場最需要與最缺乏的就是在跨文化,在缺乏聽到福音機會的語言族群。這些地方,很需要的是一群能夠長期委身,道成肉身,學習當地的語言文化的年輕人,在那裏建立屬於當地的教會。這些過程是需要“長時間”的投資,以簡單的數學來算,宣教士年紀的老化會很直接的影響到我們大使命任務的完成。 戴德生到宣教工場的時候才21歲。我在想,如果他生在今天的台灣,會有教會願意差派他嗎? 戴德生不是特例,很多我們所熟悉的宣教士,包括劍橋七傑、國際差會的創辦人,都是在他們20幾歲的時候開始宣教的腳步。 現在對宣教有負擔的年輕人,在想要回應大使命的同時常常會被挑戰或建議:「你沒有工作的經驗,怎麼能成為宣教士?」所以年輕人乖乖地去工作幾年,之後又有聲音說:「你沒有神學的基礎,怎麼能做宣教士呢?」所以年輕人又乖乖地到神學院拿了一個學位,畢業後,有人說:「你沒有在教會服事過,你怎麼能夠去工場做宣教士呢?」這個年輕人又乖乖地在教會做幾年的傳道人。這些建議都出自於大家的好意,也沒有錯,但一個年輕的生命經過了一個個要求後,也差不多快40歲了,在這個過程中,結婚的結婚、生孩子的生孩子、父母年邁需要照顧,教會又有不同的需要...他生命裡所有的變數慢慢地把那宣教的心冷卻下來,即便最後真的走出去了,也要面對一個40歲中年大叔大媽在宣教工場上會面對的挑戰與限制。 許多媒體喜歡報導一些年輕人創業成功的故事,哪一個二、三十歲的年輕人成功建立了一座有機農場,找到了一個獲利的商機,或是幾個大學畢業的朋友為了追夢,開始經營一間餐廳、樂團或是科技公司,這些故事在我們的社會裡面被高舉、慶祝。但,為什麼在宣教這個重要任務上,我們的態度卻不一樣? 在21世紀華人教會裡面,下一個戴德生會是誰?又會有哪七個大學生一起禱告,將生命奉獻給大使命?…