
如果上市公司都這樣做…
上個星期我和一位在台灣長大的外國朋友聊天,他現在是一間顧問公司的老闆。他的公司提供國際企業服務,當要外派主管到台灣或是亞洲之前,提供跨文化訓練,確保員工的適應跟公司的運作。他說,因為疫情,去年一整年下來,台灣是亞洲少數經濟反而有正面成長的國家。雖然現在疫情還繼續,但是他非常的忙碌,因為有無數的國際公司正積極的把他們的員工,從美國和歐洲外派到亞洲。
我們聊起來之後,他一聽到我的事工是文化宣教訓練,馬上又興奮又認真的問我,「你們有沒有訓練這些要出去的宣教士,有關文化和世界觀的準備?」我跟他分享Radius的訓練內容,不只有在語言上面的學習,也有文化調查、世界觀分析,以及一些基本人類學的準備。我們兩個越聊越興奮,開始交換書單。這位老闆跟我說,現在的大公司都非常清楚,在外派員工之前,一定要提供文化訓練,目的不只是要他們的員工能夠適應跨文化的環境,而是這些被外派出去的高階主管,如果無法洞悉當地文化,他們也沒有辦法跟當地的職員和下屬溝通,傳遞公司的需要,這會直接影響到公司的獲利、財報甚至股價。
這位外國朋友在台灣居住多年,看過無數的西方宣教士來來去去。他特別跟我說:「你一定要在這些亞洲宣教士出去前,提供完整的文化與世界觀分析的訓練,甚至要比商業外派所提供的訓練更完整,因為宣教士要傳遞的信息更為複雜,需要有更全面的準備。」
有太多的時候,我們天真地認為,只要有一顆愛主的心,領受一個呼召,我們就可以走到地極做宣教士。是的,我們或許可以「走出去」,但是我們能夠走到終點,「完成任務」嗎?有一些宣教策略,很粗糙的直接複製當地文化成功的事工模式,認為一個成功過的S…

「輕型飛機」跟「戰鬥機」的不一樣~談行前訓練的必要性
這一屆的訓練已經開始了三個月,當我們看見這些學生學習、訓練、準備的過程,我們的心裡充滿了喜樂。過去幾個月從學生的口中最常聽到的一句話是,『我不會[知道]…

「沒有呼召不可以去宣教」。這句話對嗎?
報名參加宣教心視野/展望課程、不用呼召,
暑假去短宣、不用呼召,
參加宣教大會、不用呼召,
去宣教團契、也不用呼召,
但大家都說,要做一個全時間的宣教士,一定要有呼召。
對很多人來說,呼召這兩個字是非常模糊的。
大家最常問我的一個問題就是:「神怎麼樣呼召你去巴布亞紐幾內亞的呢?」
「呼召」在一個年輕人回應大使命的過程中,是相當重要的環節。很多宣教機構的申請表上,也會很直接的問年輕人,神是如何呼召他們回應宣教的。…

第一屆RA結業式:宣教之路To be Continued…
親愛的弟兄姊妹,
上週六(6/12),在一百多位親友、牧長、機構的代禱和祝福中,七位學生(兩個家庭、三位單身)結束了Radius…

新冠肺炎教我們的3件事
在今天因為疫情人心惶惶的時候,教會與宣教士面對了很多挑戰。很多的宣教士因為國家邊境封鎖,航班取消,被卡在工場不能回國。也有更多的宣教士,因為疫情的關係不能夠出發。許多國家對人數聚集的限制,也直接影響到福音的傳遞(現在在巴布亞紐幾內亞有兩個未得之民的部落,因為人數聚集的關係,宣教士不能聚集整個部落傳福音)。許多宣教士募款也面對了新的挑戰。雖然很多人不會直接講出來,但是心裡面都是這樣想:「現在不是講宣教的時候,當我們自己的教會聚會都受到那麼大的影響,怎麼會有時間與資源去推宣教事工?」。很多宣教與教會界的討論結論都是,這次的疫情會對21世紀的教會有永久性的影響與改變。
在最近訓練的課程裡,老師們跟學生分享的一句話:
當我們面對很多「不知道的」事情,我們應該回想我們「已經知道」的事情。通常那些「已經知道」的事情,就是我們「需要知道」的事情。
當現在的討論都是這個黑天鵝般的「突然的改變」,「新的挑戰」,我們不禁要問:在教會與大使命回應的歷史裡,這些挑戰真的是新的嗎?我們真的走進一個在教會歷史裡面沒有面對過的處境嗎?
是的,使徒行傳裡的教會從來不需要面對一個眼睛看不見的病毒。但是福音的外傳,從來不是在一個安定,健康,穩定的時代發生。
疫情帶來了很多新的挑戰跟不方便,但是這病毒成為了宣教士訓練裡不可或缺的一課。
Lesson…

究竟是「福音」還是噪音?!
爵士音樂節在台中已經辦了好幾年了,去年我跟孩子走在熱鬧的市中心草悟道上,不同的爵士樂手認真的準備樂器及練習,看著大人帶著小孩,年輕人成群結伴,慢慢的往市民廣場的舞台前進,準備享受這暫時打斷著繁忙城市節奏的音樂節日。我們走到了廣場旁的十字路口,大家擠得像是台北繁忙的捷運站,但是在人群的中間,我看到一個外國人,站在椅子上,手拿著大聲公,身旁有個大招牌,用力的跟人群說:「For…

宣教士到底需要多少「東西」?
宣教士到底需要多少「東西」?
最近讀到了一封美國Radius畢業生在工場寄回來的代禱信,一對夫婦帶著兩個不到三歲的孩子到了西非的一個國家。代禱信裡形容了他們第一個月在工場的一些狀況:
…

Radius Asia 2019 開學了
Radius Asia開學了!從Radius Asia宣教訓練中心的異象開始醞釀,經過多年的禱告和尋求,神帶領合適的團隊一起同工,終於在今年九月八日,所有的學員搬進宿舍,九月九日大家聚集在Radius…

福音隊不見了?
在二、三十年前的暑假,很多教會都會安排「福音隊」,在附近的社區或者是台灣的鄉村,缺乏教會資源的地方做一些福音事工。在2019年的暑假,我們雖然還是差派隊伍去同樣有需要的地方,做一樣的福音傳遞,但是福音隊這個名字漸漸的消失,慢慢被「短宣隊」取代了。
我的意思並不是建議教會把名字都改回來,或者是在旁邊碎碎唸,這個不是宣教,那個不是宣教。不過在這二、三十年中這個名稱小小的改變,應該讓我們思想這個的現況:我們已經把宣教與所有福音事工畫上等號。
我們常常會聽到,『每個人都是宣教士』(我十幾年前在牧會的時候,在講台也講過一樣的話),『只要在職場跟同事傳福音,或是在學校做見證,我們就是在宣教』。我有一次聽過一個講員說,『只要父母跟孩子分享福音,父母就是宣教士』。當然這些話的背後,都是想要廣傳福音的心志。在職場、學校與家庭所做的福音傳遞,都是非常重要。但是,有一位作者說過:『當什麼都是宣教的時候,那什麼都不是宣教了』(Denny…

未得之民是誰?
有的時候,我會聽到從國外來的宣教士說:「我們來台灣目的是要把福音帶給台灣的未得之民。」
對這些宣教士的行動與愛心,我們獻上感謝。在台灣的教會歷史上,神使用了早期西方宣教士的生命與見證,成為了福音的出口。 …